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

《華嚴經》大意淺探

一、引 言

  中國的佛教,素來以大乘經典為主流。自從《華嚴經》傳譯中國,直到思想體系完善、重重無盡,圓融無礙觀,凝聚了中國人的心聲。從全經內容看,可以分成三部分:第一是講毗盧遮那佛依正莊嚴境界;第二是闡明了如何從凡夫到成佛的曆位元,需要圓滿哪些行願;第三部分以善財童子南游,一生成辦,入普賢三昧,證入毗盧性海。本篇文章從五個方面說明,目的想與大家共同來欣賞華嚴以及瞭解此經在中國傳譯弘布的情況。
  二、《華嚴經》的三種譯本
  1、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六十卷
  又稱為晉譯華嚴。東晉沙門支法領,從於闐(今新疆境內)取回梵本,華嚴前三分為三萬六千偈。到東晉義熙十四年(418),由吳郡內使孟,右衛將軍褚叔度,恭請佛馱跋陀羅(覺賢)尊者主持法業,慧嚴等百餘人,在道場寺譯成六十卷華文。
  六十卷《華嚴經》雖譯成文,當賢首國師(華嚴第三祖法藏大師)奉詔宣講六十華嚴時,深感經文不能連貫,認為必有欠缺,適逢中天竺地婆訶羅(日照三藏)來華,攜有華嚴經的第八會,經二師校勘,複禮法師執筆,慧智譯語,補足原文,遂成《華嚴經》六十卷的完本,共計三萬六千偈,三十四品。
  2、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八十卷
  唐·武則天,特重華嚴之極,希望更加求得詳盡的華嚴經,派使者訪于闐梵本。實叉難陀(喜覺)尊者攜來梵本華嚴,在證聖元年(695),東都大內遍空寺譯成華文,武則天親臨譯場,並且為此寫序及提品名。由南天竺沙門菩提流支,義淨三藏,同宣梵文後,更付沙門複禮、法藏等人,在佛授記寺潤飾辭藻,到聖曆二年已亥(699)完成了八十《華嚴經》的翻譯,人們常稱為新譯華嚴。
  3、《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》四十卷
  南天竺烏茶國王手書此品,于德宗(李適)貞元十一年(795) 十一月十八日 進貢。德宗帝獲此梵卷,於貞元十二年(796) 六月五日 ,詔般若三藏(罽賓人,德宗時游華)于長安崇福寺譯成四十卷,十四年(798) 二月二十四日 完畢,稱之為四十華嚴。其實也可說成是前二部華嚴入法界品的展開。
  在中國擁有三種譯本華嚴,前後持續三百多年傳譯,那也是一項艱巨的譯經任務,從另一個角度說,《華嚴經》在中國的影響非凡.真正要弄清楚華嚴圓融無礙,重重無盡的思想,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如果沒有華嚴宗人長期以來研究、弘揚,要一目了然,豈非小事?所以借此機會緬懷漚心先賢,是他們為我們後學華嚴者鋪平了道路,從華嚴經學到華嚴宗學,再到華嚴禪學,最後發展到華嚴易學。經過這樣的過程,我們不再為此大經而生畏。三部華嚴經篇幅不同,但各佔優勢。六十華嚴篇幅不多,可它卻具備了八十華嚴的精神實質,之所以受學界的重視;四十華嚴雖然精闢,義理含蓄,一般人是難以達成毗盧之性海;八十華嚴文廣,在教界義為更完善,多擇以誦持、研究。佛教史上,曾經有兩位大德對八十華嚴進行綱要性地系統化。
  三、對《華嚴經》的兩種不同劃分
  1、清涼澄觀大師的分法
  澄觀(738——839)大師是華嚴宗的第四祖,他一生專精華嚴,承師之學並加以發揮。同時,吸收了般若空義,涅槃佛性,法相賴耶染淨,以及運用《起信論》的一心二門,隨緣和不變的思想,更明確地提出了四法界說,即事法界、理法界、理事無礙法界、事事無礙法界。單講華嚴經就有五十餘遍,著述四百多卷,侖對華嚴宗的貢獻並不次於法藏大師,甚至還有超前之說。澄觀大師不但在教界綽越,在當時社會地位也非常顯赫,成為七帝之師,七帝代宗、德宗、順宗、憲宗、敬宗、文帝的敬重,他先後受賜為鎮國大師、清涼國師、大照國師、大統國師、任天下大僧錄、僧統等美稱。
  澄觀大師義為三十九品,八十卷的《華嚴經》是毗盧遮那佛於菩提場,七處九會(人間三次,天上四次)同時頓演,一真法界。他根據教、理、行、證分成四分,又從因果關係分成五周。所謂四分是:舉果勸樂生信分,初會六品經文是;修因契果生解分,二會至七會三十一品經文是;托法進修成行分,離世間一品是;依人證入成德分,入法界一品是。五周者即:所信因果周,初會六品是;差別因果周,從第二會到第七會隨好光明品是;平等因果周,第七會後兩品是,是普賢行品和如來出現品;成行因果周,第八會離世間一品是;證入因果周,第九會入法界一品是。澄觀大師又根據傳統的三分法,他以為《華嚴經》的序分應是初會六品經;從第二會到法界品爾時,文殊從善住樓閣止為正宗分;從法界品文殊從善住閣下為流通分。澄觀大師並不停于三種分法上,另外找到了分科的根據,從信、解、行、證方面將全經分成四分,又從因果方面分為五周。從因果來貫穿凡聖,世出世法無不具因果。佛教尤其重視人生解脫,上至成佛,下齊六道眾生,無論是物質現象,還是精神領域,無不被因果網羅,所以因果具周遍義。
  2、方山李通玄長者對此經分析
  李通玄是位居士,以吃棗子和柏葉餅淡泊生涯,潛心華嚴,因此得名棗柏老人。著有《華嚴經合論》一百三十卷,《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》四卷。《華嚴經》處處以十字表圓滿義出現,以此緣故,李長老借十而分判全經,就此對七處會的說法,作了一番表述,他認為三會普光殿說法,從凡情角度看還有往返,來去之執,遂而提出了十處十會四十品的說法。比如在初會有十菩薩眾,十眾主神、十眾天子、乃至舍那十身、十定、十忍等等,無處不以十體現華嚴圓滿無礙之意,這無盡法門莫不是一真法界心,一大緣起。
  李通玄從傳統分法認為世主妙嚴品為序分;如來現相品以下為正宗分;如來出現品以下為流通分。在流通分中清涼大師則從法界品爾時,文殊從善住樓閣下為流通分。李通玄認為全經內容可分為五位元法門(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十一地)。三周因果,即從初會世主品,到毗盧舍那六品為一周,乃佛自分五位因果,是舉果勸修見道分。二會(從佛名號品)至八會(如來出現品),三十二品為一周,乃進修者五位因果,是設法治習修證分。九會離世間品,明果後利生常道,通為設法治習修證分。第十會法界品,善財南游為一周,乃圓彰五位因果,是去言依行圓彰法界分。二種常道,離世間品,同生不染,利生常道,法界品,忘修絕證,佛果常道。
  方長者從五位、三周、二種常道來剖析華嚴經。總言之,兩前輩的作法,為後來研究華嚴經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。
  三、釋經題及譯者
  1.釋品題——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
 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的梵語是Buddha^vatam saka-ma-ha^-vaipulya-sutura,意思是佛華嚴大方廣經,簡稱《華嚴經》。此經是佛初成正覺,在菩提場,針對文殊、普賢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說的。大者心之體;方者心之相;廣者心之用。心本無名,強名大方廣。佛者能覺全體大用的人。華者覺悟的因素,嚴者萬行之因花莊嚴佛果。經題七字,全在說明體、用、因、果。也可以說以毗盧法身為體;文殊妙智為用;依智斷習,普賢妙行為因;習盡圓,彌勒補處為果。梵語毗盧遮那譯為光明遍照,法身遍一切處,即是本覺妙性。華嚴以此為體,指示眾生見自妙性即證法身。梵語文殊師利譯為妙德,七佛之師,華嚴依文殊為用,即是依體起妙用,換言之,依根本智起後得智,善巧方便度脫眾生出苦輪。普賢謂德無不遍曰普,上求菩提(成佛的最高境界),下化六道眾生為賢,普賢代表一切菩薩廣大行願。普賢有因位、果位不同,因位普賢即是在成佛之前行菩薩十度萬行,也可說是眾生本具毗盧遮那佛性,而圓滿普賢果位的就是毗盧遮那佛,在初會中特別強調一切眾生本具足毗盧遮那佛果德,只要堅硬信自己與法身佛無別,雖現處凡夫,依智斷習,妄盡還源,本具佛性自然呈現,是種不假外求的,就在一心念間,以普賢行因花莊嚴毗盧果海,所以說一部經題就能全部包含經之意義。
  2、此經譯者——實叉難陀
  《華嚴經》八十卷的譯者實叉難陀,在三種譯本中已有介紹,根據宋·贊甯《宋高僧傳》記載尊者圓寂年歲,可以推算尊者生於(111——170),世壽五十九歲,即景雲元年(170) 十月十二日 壽終,依外國法葬。 十一月十二日 焚化舌猶存, 十二月二十三日 ,由弟子悲智,勒使哥舒道元送靈骨及舌歸還於闐,起七層塔供養,號稱華嚴三藏塔。他先後譯出:《華嚴經》八十卷、《大乘入楞伽經》、《文殊授記》等經。
  五、根據清涼大師的分法進行闡述華嚴大意
  實叉難陀翻譯的八十華嚴,澄觀大師分成七處九會,七處即七個地點:菩提場、普光明殿、忉利天宮、夜摩天宮、兜率天宮、他化自在天宮、第七、八會都在普光明殿、最後逝多林,實際上普光明殿二次重複,故說為七處。如果不迭地處則是九處九會。這一段是全篇的中心部分,由於經量長,所以只是將每會的大意,中心談談。
  1、初會菩提場
  第一會是佛在摩竭陀國、阿蘭若法菩提場(今印度菩提伽耶),毗盧遮那佛放齒光、眉間光加被普賢菩薩入毗盧藏身三昧,說出了毗盧遮那佛成佛的果德、依正莊嚴、此會共有六品十一卷。在四分中屬舉果勸樂生信分,五周中屬所信因果周。六品是:世主妙嚴品第一、如來現相品第二,普賢三昧品第三、世界成就品第四、華嚴世界品第五、毗盧遮那品第六。世主妙嚴品為一經之總序,揭示了毗盧遮那佛法身妙德,展示了正覺世間,有情世間、器世間的種種廣大莊嚴,以及集會大眾歎佛、聞法,惟有行普賢行的人才能默契毗盧性海,這種熱鬧非凡、狀觀的場面,甚至會場的師子寶座都是眾寶嚴飾,猶如因陀羅網、珠珠互映,重重無盡,智入三世,了知心佛眾生三業密意,心境融通炳現,喻佛的智慧如大海一樣同時印現星空萬象,意思是要堅定眾生對毗盧舍那的信念,初發心時便成正覺。如來現相品中,如來現瑞相以回答諸菩薩,及一切世主提出的十八種佛法和十九種世界海。如經所言:
  爾時諸菩薩。及一切世間主。作是思維。雲何是諸佛地。雲何是諸佛境界。雲何久是諸佛加持……哀湣我等。開示演說。又十方世界是海。皆為諸菩薩。說世界海。眾生海。佛海……一切菩薩智海。願佛世尊。亦為我等。如是而說。  佛說法放光都是有原因的,不是所有的法都能用語言文字表述,正因華嚴會上來的菩薩及一切世主,提出的是佛境界等,這種境界唯證了知,是不可言思慮絕,所以如來以放齒、眉間光回答所問的佛法及世界海。
  普賢三昧品,普賢菩薩是一切菩薩行的代表者,為此會會主,唯有普賢行者方能悟入佛果境界,稱性說法,一切如來有長子,彼名號曰普賢尊。
  世界成就品,諸佛世界與眾生世界,從平等法中是無二無別,但因業力的不同,呈現在他們心裏就認為世界千差萬別、形狀。本質等差殊,所謂無邊世界、刹塵國土,或染或淨,皆依眾生心生染淨故。
  華藏世界品,是毗盧遮那佛居住的地方,由無數風輪,眾香水海,塵數世界種,相依而住,形成世界網中心有一世界種,有二十重,法藏世界就在十重風輪上,香水海藻香幢大蓮花內。五卷經文也不能詳盡江藏世界,因為數大千至恒河沙為一世界海,恒沙世界性為一世界種,世界海風有世界種,這都是毗盧遮那佛過去無數刹塵劫承侍諸佛,換來的今日法藏世界。
  毗盧遮那品,前五品是說毗盧遮那佛依正的果,成就法藏世界的因。這一品說明佛之本因,古今毗盧遮那佛同居法藏品,所謂三世諸佛,佛佛道同,因果無別。到此為所信因果周講完。
  2、二會普光明殿
  第二會說法的地點是在普光明殿,在菩提樹東南三裏尼連禪河曲內,是龍種族人為佛所造的。這會由文殊師利菩薩為會主,世尊放兩足輪光,其內容有六品四卷,即如來名號第七,四聖諦品第八,光明覺品第九、菩薩問明品第十、淨行品第十一、賢首品第十二。此六品主要闡明十信。所謂十信者是:一信心、二念心、三精進心、四慧心、五定心、六不退心、七護法心、八回向心、九戒心、十願心。在四分中屬修因契果生解分,五周中屬差別因果周。
  如來名號品,這些佛名尊號,代表了不同眾生根機差別,隨眾生欲樂而示現不同佛身、化身、應身,策勵眾生,所以才有眾多佛名。
  四聖諦品,四聖諦是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。諦即真理,文殊菩薩將四諦法門介紹給法會眾,讓他們當下體認無明、業識招感的苦果,若因,是謂知苦斷集,證滅修道,一切法皆是自心妄執根塵幻象,若能除去攀緣心,相續心,還有何不了,既然如此,一切色心諸法,莫不是讓你悟入實相的真理,苦等諸相能讓你悟道它的虛幻性,這就是聖諦。
  光明覺品,世尊從足輪放光,照遍法界,教導眾生從般若慧中求得解脫。如經雲:
  一中解無量,無量中解一,了彼互生起,當成無所畏。  無量是從兩個方面講的,指諸法同具一真如之理體,無量是從現象界探討事物的,具有千差萬別之相狀,相狀,雖表現不同,但實際是同一實相。從另一角度考慮,無量也可說成從某一事物去瞭解所有事物的共性與個性,同中求異,異中求同,共性與個的關係是不即不離,所以說事物的共性與個性之間互不妨礙,二者互為圓融,即性不礙相,相不礙性,華嚴經中的思想物質就是性,相圓融無礙,再進步推出事事物物重重無盡,這樣說來佛境和眾生心境又有何差無差別可言呢?
  菩薩問明品,文殊與九首菩薩問答,正式說明十信慧解的真理。九首即九位大菩薩代表,他們從不同世界、修諸梵行,共同來到法藏世界,文殊菩薩提問,一一菩薩解答,如經所問散在此品中,象覺首等問,既然心性是一,何故有種種相差別而各不自知?覺首認為眾生的心性與業猶如河中水,湍流競奔逝,各各不相知,諸法亦如是。又如長風起,遇物鹹鼓扇。諸法自身是空無自性,豈有知的產生?若說有知這是眾生妄心分別執著,在強名上更附上妄執,誤認為眾生有顆心,在造業、受報、沒有悟道心隨緣妄執成好、壞、美醜,如此看來諸相外塵由妄執所成,它是種虛幻不實的東西,妄相不生,心又何處可得,是故經說諸法各不自知爾。通過九首與文殊問答說明十種甚深,即覺首明緣甚深、財首明教化甚深、寶首明業果甚深、德首說法甚至深、目首福田甚至深、勤首正教甚深、法首正行甚深、智首助甚深、賢首一道甚深、文殊佛境甚深。彰顯萬法理性一念圓頓,念即無念,兩無棲寄。
  淨行品中反應了如何從信中實踐,從身、口、意三業中淨治無明塵勞以成淨行,染不能染則一切行為淨行。從在家居士到出家比丘,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菩薩行為,于一切動中靜中,皆發大願,從願中使其行為清淨。也即是依理而入,隨事而行,達成理事融通。以清淨心修習十度萬行,使三業清淨、莊嚴。文殊菩薩用善用其心。於一切生死法中,願求離於造作之念,不生希求後有之心,以悟入涅槃,文殊宣說一百四十一大願,大約分十段:一在家時十一願、二出家受戒時十五願、三坐禪觀七願、四起坐著衣時六願、五盥水時七願、六乞食時五十五願。總之,前十一願為在家菩薩所行之淨行,後面統統講出家菩薩的日常生活,所謂十善道戒是通於在家、出家菩薩,作為菩薩應以大悲為首,不作罪、不思罪、不怖罪走向社會各個階層。
  賢首品,以賢首菩薩為品名。依十信法門,發心進修,所證功德與佛同等,無作性用,出入自在,心境皆無差別。十信心滿速證初位,生如來家,住法王法,此為第二會竟。
  3、三會忉利天宮
  第三會在忉利天宮,世尊放兩足指光,法慧菩薩為會主,入無量方便三昧,說十住法門,共六品三卷。六品者升須彌頂品十三、須彌偈讚歎品十四、十住品第十五、梵行品第十六、初發心功德品十七、明法品第十八。分、周同上。
  升須彌頂品,從十信心滿,始住法王法,生如來家,永不退轉,從凡夫進升到賢位,此品論及到佛陀不離光明殿而怎樣為忉利天人說法呢?難免產生疑問,首先應該明白佛的法身遍一切,超越時空的境界猶如虛空。比如象空中一輪明月,千江水呈千江月,清淨法身沒有離開覺性,如舟各向南北行駛,月亮也隨其行,天空的明月實只有一輪而已,以此可說明如來不動普光明殿同樣能在忉利天說法。再仔細推量,佛說法如同陽光普照大地,沒有時間先後之別,只因眾生根機有別,聞到的佛法呈現差異,一音演教,各類眾生各得其解。
  須彌偈頌品,法慧等十菩薩曾于十月佛所淨修梵行,十住以智為體,慧為用,則無明煩惱除,清涼如月。眾生本具如來法身智慧,只因障生智隔,不能了自心性本具,成就慧身智慧不由他悟,唯在方便善巧治伏其心,即得梵行清淨。
  十住品,十說十住語義,即一發心住、二治地住、三修行住、四生貴住、五方便具足住、六正心住、七不退住、八童真住、九法王子住、十灌頂住。如此說來紹隆佛種,荷擔如來家業,豈非小事,不到法王子住不名佛子。若欲成佛,必達十智處灌頂位,如王太子即將成王。
  梵行品中正念天子問法慧菩薩,雲何而得梵行清淨?答曰:應觀察身、身業、語、語業、意、意業、佛、法、僧、戒十法,於其中知身等十法則是有作有為之法,不名梵行,梵行者于身等十法無所取、舍、能、所等執著,心境雙泯不寄,堪稱梵行清淨。
  發心功德品。修十住法所謂功德無量無邊,功齊果海,如《文殊五字真言》中說的:發心證果的無別。  明法品,精進慧菩薩問法慧菩薩,雲何于佛法中修行清淨,不舍波羅密門。菩薩應該廣泛行一切白淨善法,精進不放逸,續佛慧命,為令眾生完成佛道,第三會竟。
  4、四會夜摩天宮
  第四會如來放兩足趺光,功德林菩薩為會主,入菩薩善思惟三昧,說十行法門共四品三卷,四品是:開夜摩天品十九、夜摩偈贊品二十、十行品二十一、十無盡藏品二十二。分、周同上。
  夜摩偈贊品中覺林菩薩,承佛神力,遍觀十方,而說頌曰: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一切皆不離眾生心,染淨諸法未曾離心,心便成了萬物之主。菩薩行十種行應觀法界性,唯是一心作。何為十行?即一歡喜行、二饒益行、三無違逆行、四無屈繞行、五無癡擾行、六善現行、七無著行、八難得行、九善法行、十真實行,是為十行。這裏雖說十行,但實則不止,時常應以十貫穿無盡圓滿,才能展示華嚴十十無盡。菩薩行無量法門時,他們的精神難能可貴,行常人所不能行,忍常人所不能忍。菩薩了諸法性,唯從自心,非從外求,亦非外界所與。
  無盡藏品,菩薩心境,行為無量無邊,猶如虛空無形無相,隨圓成圓,隨方現方,虛空本無相叛亂可言,同樣,菩薩心行象虛空一樣,隨眾生的需求而應化各類,亦無應化可得。
  5、五會兜率天宮
  如來放兩膝輪光,金剛幢為會主,入菩薩智光三昧,宣說十回向法門,共三品十二卷。即升兜率天宮品二十三、兜率偈贊品二十四、十回向品二十五。分、周同上。前面的十住是下賢位,安住佛教法中。十行中賢位建立菩薩因行,趨向成佛。十住、十行側重於自利。到十回向兼修利他。從少善根引無量果稱之為回向。菩薩上要回向無上菩提,下要回向一切眾生,回向實際理體,因為唯有得到佛法,才能成佛果菩提。此會由金剛藏菩薩入智光三昧定說出十回向法,即一救護眾生,離眾生相回向,二不壞回向、三等一切諸佛回向、四至一切入回向、五無盡功德藏回向、六隨順一切堅固善根回向、七等心隨順一切眾生回向、八真如相回向、九無著無縛解脫回向、十等法界無量回向。也可以說十回向是以大悲、大願、大智圓滿大行而將之回向於菩提、眾生、實際,將一切善行之法回向此三處(菩提、眾生、實際)
  十信、十住、十回向稱三賢位,一周已滿,即第一大阿僧祗劫,資糧、加行位到此已周圓。三賢位是十地之因,到證地位時,位位圓滿十度波羅密,斷十障證十真如,漸開佛眼,成一切種智,入聖人之流,故十地又稱為十聖位。
  6、六會他化自在天
  此會如來放眉間毫光,以金剛藏菩薩為會主,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,受解脫月等菩薩三請而演說十地法門,共一品六卷。
  十地法門雖只有一品六卷,但是在華嚴經中是一切菩薩的最高地位,從登地(初歡喜地)到第十法雲地,地地斷一分微細無明,證一分法身解脫。十地品在中國流行非常廣泛,許多大德對十地品研究思潮一向推崇。印·天親菩薩造《十地經》,北魏菩提流支翻譯為北道地論派,主張染淨緣起以阿賴耶識為依持。勒那摩提為首譯的《十地經論》,主張染淨緣起是以法性(真如、淨識)為依持,這是南道地論派。南北二道地論師對《華嚴經·十地品》作了不同的發揮。
  十地品專門描寫了菩薩成佛必須經歷的十個階次,十地中關鍵性的四地,即初歡喜地,悟我法二空,能益自他有情,生大歡喜。第六現前地,由緣起之智引發無分別智,令最勝般若現前。第七遠行地住無相行,自然任運、無功用行,七地前有功用行。法雲地時,悲智圓成,法身如虛空,智慧如大雲,普施法雨利樂有情。十地菩薩度生逢在,甚至能於毛孔中間頓現無數世界海,在無數世界海中又具足無數諸佛。現在略加說明十地斷證情況:
  (1)初歡喜地,通過前面信、住、行、向四位修行圓滿,證入聖位,了知我法二空,生大歡喜。斷異生性障,證遍行真如。異生指凡夫性,障即二愚,執著我法愚和惡趣雜染愚。此真如由人法二空所顯理。此地行佈施度圓滿。
  (2)離垢地,菩薩修十善業道,遠離欲垢,舍念清淨。斷邪行(身、口、意誤犯禁戒)障,即微細誤犯愚和種種業趣愚,證最勝真如,成就戒波羅密。
  (3)發光地,發起深廣大道心,如法修行,以智慧光斷暗鈍障,即欲貪愚和圓滿陀羅尼愚,成就忍辱波羅密。
  (4)焰慧地,外長三十七道品,心智慧猛火焰燒微細煩惱現行障,即等至愛愚和法愛愚,證無攝受真如,成就精進波羅密滿。
  (5)難勝地,修平等加行,悟真俗二諦無差別智,無有能勝,斷下乘(聲聞乘、緣覺乘)般涅槃障,即勸化無惱愚和生不從心無惱愚,證類無差別真如(生死、涅槃,其類平等無有差別),成就禪定波羅密。
  (6)現前地,菩薩修觀四諦法中,執苦自主權為染,滅道為淨,真如之法本來不可言染、淨,它是遠離相對之法,故要斷除此微煩惱障,即現觀察流轉(苦、集)愚和相多現行愚,證無染淨真如,成就般若波羅密。
  (7)遠行地,修一切菩提分法,證空、無相、無願三昧,了知一切教法同出一真如法性海,入無相法。斷細相現行障,即細相現行愚和純作意求無相愚,證法無差別真如,成就方便波羅密。
  (8)不動地,行深菩薩道,不被世間相所動,智慧堅固猶如金剛,摧伏無相中作加行障,即於無相作功用愚和于相自在愚,證相土自在所依真如(度生自在無方)成就波羅密。
  (9)善慧地,此地菩薩得四無礙辯才,敷演妙法。四無礙者:一法無礙智,說法時毫無滯塞。二義無礙智,所說之義理流暢,口若懸河。三詞無礙智,說法時用辭無礙,能詮顯諸法實相。四樂說無礙,證四無礙智的菩薩,能以一音普答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異類眾生所問,決諸眾疑,斷利他中不欲行障,即陀羅尼自在愚和辯才自在愚,證智自在所依真如,成就力波羅密。
  (10)法雲地,于諸佛大法雨能於一會中堪受巨法,普令回施眾生心田,增長菩提無休無息。斷諸法中未得自在障,即大神通愚和悟入微細秘密愚,證業自在等所依真如,成就智波羅密,第二周竟。
  7、七再會普光明殿
  如來放眉間光、口光,如來為會主,入刹那際三昧,說等覺、妙覺法門,共十一品三十卷。即十定品第二十七、十通品第二十八、十忍品第二十九、阿僧祗品第三十、壽量品第三十一、菩薩住處品三十二、佛不思議法品三三、十身相海品三四、隨好光明品三五、普賢行品三六、如來出現品三七。其中,十定品至菩薩住處品為等覺,佛不思議法品至隨好功德品為妙覺,普賢行品為平等因,如來出現品為平等果,分、周同上。
  等覺位於十地菩薩相望猶如佛,若與妙覺望之,謂為金剛心菩薩,或無垢地菩薩,一生補處菩薩,常說等常為十一地,因為未舍三法斷二愚,故不名妙覺。未舍劣無漏法、未舍白淨無記法、未舍有漏善法,所以還存在於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和極微細障愚,若舍此三法二愚則證佛果大菩提(妙覺)。等覺為第三周滿,若約行布則為第三大阿僧祗劫滿。
  等覺位一共講了六個方面的問題:一十定、二十通、三十忍、四阿僧祗、五壽量、六菩薩住處。十定品重在說明等覺位的菩薩獲得十種大三昧定,能夠在生死法中獲得徹底解脫,並且悲智行願不壞方便,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,所謂古今三世均由十定攝收。
  十通品是由十定而引發的十種神通,即一他心智通、二天眼智通、三宿命隨念智通、四知盡未來際劫智通、五天耳圓滿智通、六無作智通、七言音智通、八色身智通、九真俗智通、十滅盡智通。十種智通以不思議、無作、無礙、無限大自在、引發智用入因陀羅網境界,重重無盡,自在法門。
  十忍品者:一隨順音聲忍、二順忍、三無生法忍、四如幻忍、五如焰忍、六如夢忍、七如響忍、八如影忍、九如化忍、十如空忍。
  其實十定、十通、十忍、十忍三品,是十地菩薩圓滿後為利眾生的方便而展開。
  阿僧祗品,顯示如來心業廣大自在,非數量可算,阿僧祗指成佛境界所用的功德數量單位,所以菩薩尚有廣大數目愚,只好用不可數不可說函蓋之。
  壽量品明佛地實報莊嚴,稱性之壽,以刹劫為計量時間,如經中說:
  爾時心王菩薩摩訶薩,於眾會中,告諸菩薩說:佛子,此娑婆世界,釋迦牟尼佛刹一劫,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刹,為一日一夜。極樂世界一劫於袈裟幢世界金剛堅佛刹,為一日一夜。……如是次第,乃至過百萬阿僧祗世界,最後世界一劫,于勝蓮花藏世界賢勝佛刹,為一日一夜。
  諸佛壽量與國土皆因各自願力而成就,諸法本來寂滅,不可用語言,心思去劃分。如果諸佛不借語言工具又怎能證眾生生起嚮往成佛的信心呢?自性清淨佛眾生本自有之,只因塵勞迷失,流轉之苦,所以諸佛借方便之言詮顯稱性之說。
  菩薩住處品。成就了大菩薩,他們以什麼而住呢?菩薩是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,若定說菩薩有住的話,菩薩們依法而住,隨類眾生而住。在《華嚴經》中說若依閻浮提唯有九處有菩薩名,即東方仙人山金剛勝菩薩,南方勝峰山法慧菩薩,西方金剛焰山精進無畏行菩薩,北方香積山香象菩薩,東北方清涼山文殊菩薩,海中金剛山法起菩薩,東南方支提山天冠菩薩,西南方光明山賢勝菩薩,西北方香風山香光菩薩,此外有十一處。就眾生類來說,菩薩的住處無有方所,隨應攝化。
  佛不思議品彰顯佛果境界,非識情思議所及,展開了佛菩薩度眾生的根本智與後得智妙不可思議。
  十身相海品,若就體、相、用來分佛的正報有三種:即法身、報身、化身。十華藏微塵數相,萬德莊嚴指佛的法身。《觀無量壽佛經》稱八萬四千相好就報身而言,通常說佛有八十種好,三十二相是指佛的化身。若攝盡情理有二種:一是以融三世而為十身,二是如來一身便可以具足十身,正如八地(不動地)中說:
  於如來身中知等覺身、顯身、化身、加持之身、相好莊嚴微妙色身、光明身、意生身、福德身、法身、智身。
  在《離世間品》中說佛有十種即:
  佛子、菩薩摩訶薩說十種佛。何等為十,所謂成正覺佛、願佛、業報佛、住持佛、涅槃佛、法界佛、心佛、三昧佛、本性佛、隨樂佛、是為十。

  其他十身就是十佛,若融三世十身,如八地中言:
  複次此菩薩,遠離一切身相分別,得身平等性。知有情身、刹土身、業果身、聲聞身、獨覺身、菩薩身、如來身、智身、法身、虛空身。
  如來一身既有十身,餘九身亦然,成百身、千身形成無盡之身,無盡身不出一身,一多自在,所以此品因十身十法藏世界海,微塵數相莊嚴,故品名十身相海品。
  隨好光明品和阿僧祗品是由如來親口宣說,非當位菩薩了知,總而言之,這兩品彰顯如來三密(身、口、意)二知(根本智、後得智)的果報,廣大自在。
  等覺位後兩品是講普賢菩薩平等因果周。如來出現品明平等果。普賢行品的普賢二字,在《探玄論》卷二認為德周法界曰普,至順調善曰賢。吉藏《法華義疏》釋為化無不周曰普,鄰極亞聖稱賢。對普賢行有兩種說法:一是因位普賢,因位是可說的必須具備眾善賢德,因位的普賢代表了一切菩薩行。二是果位普賢,是不可說的,但是果地覺的普賢並沒有離開因地普賢行,所謂徹窮未來際劫均為普賢行,果地普賢代表了佛的大智性德。
  如來出現品,此品由普賢菩薩闡揚如來出現有三種情況:一是約法身指諸法如義名如來,如理常現稱為出現。二是從報身來看,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名如來。本性功德一時頓,名為出現,如來初成正覺時,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。三是據化身說,乘薩婆若來化眾生,稱為如來,順應眾生的機緣大用,一時出現,化身佛也可說是成佛了倒駕慈航,隨眾生機現身度脫苦厄。普賢菩薩說如來出時,便有十方刹塵如來,同名普賢前來作證。古今三世一念成就無量行海,遍知數微塵世海諸如來,此一念離眾生心意識,果賅萬行圓滿具足。
  8、三會普光明殿
  華嚴會共有七處九會,實際上是九處九會,因為普光明殿有三次,減去處所二次就成七處。此會由普賢菩薩為會主,入華嚴三昧,說二千行門,共有一品七卷,這品叫離世間品。分為托法進修成行分,周屬成行因果周。成行是指佛果後的普賢,能普印十方無有休息。據品題的離字有二義:一是指出世間屬於性離。二是修行成就無有染著屬事離。對於沉于生死輪回的眾生,是不能出離世間的,因為凡夫不瞭解世間諸法緣起性空,而執世間我及我所實有,所以凡夫不能出離。二乘人悲心不夠,雖證偏真涅槃但不是真正出離,還不能應順眾生的原故。作為菩薩行者不但具有大智而且還具有大悲湣心,悲智雙運,雖處世而不染樂世界。何以故?具有大智的菩薩能觀一切法空無自性,擁有悲心不舍眾生而常行世間,所謂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,以無住而住,這樣的菩薩才是真正離世間,在這裏離正確說應為不貪著,也並不是說離開雜染的世間走向另一個清淨無為的世間,世出世間僅是相對而言,若無有取捨心態,豈有世出世界,染淨之說呢?
  所謂托法就是普慧菩薩提出的兩百個百個問題,普賢菩薩以一答十成兩答千答案。兩百問中,清涼大師按信、住、行向、地分析,認為前二十問為十信,第二個二十問為十住,第三個三十問為十行,第四個二十九問為十回向。第五個五十問為十地,第六個五十一問為因圓果滿。此品圓融了前面講的信、住、回、地(行布),並沒破壞行布相。換言之,菩薩圓滿證得菩提並沒有離開以前長期行菩薩道的必經歷程,即因賅果海,果徹因源。
  在這裏值得一提的是華嚴經中談論到戒律問題,比如十地品中的第二離垢地菩薩已遠離微細誤犯的身、口、意十善戒,淨行品中談到從在家菩薩到出家菩薩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行清淨。梵行品論如何才是梵行清淨?如果菩薩于身等十法有所取捨不名梵行清淨。離世間品明文強調菩薩十種清淨戒,其中提出遠離二乘地戒。還有入法界品善財參到第二十六位善知識——婆須密多女人受教時,特以喜男女之事者讓他們離欲清淨,如經中言:
  若有眾生,抱持於我,則離貪欲,得菩薩攝一切眾生恒不舍離三昧。若有眾生,唼我唇吻,則離貪欲,得菩薩增長一切眾生福德藏三昧。凡有眾生,親近於我,一切皆得離貪際,入菩薩一切智地現前無礙解脫。
  華嚴經中的戒律通僧俗菩薩,這裏的菩薩特指已達到第二離垢地菩薩連身、口、意三業微細戒誤犯都不存在,何況是重戒?有大菩薩示現凡夫行為。但不染著,他們已經完全通達了人、法二空,所謂同塵不染,非是凡夫心境,這是離世間品的深刻含義所在。
  9、逝多林會
  逝多林在室羅筏國舍衛城,譯為祗陀。《金剛經》、《佛說阿彌陀經》中稱為祗樹繪孤獨園,是佛陀成道由祗陀太了和孤獨長者須達多供養的第一個說法堂。此會也是整部《華嚴經》再一次濃縮,這樣重述強調了行布和圓融行門二者的統一性。此會放眉間白毫光,如來善友為說法的會主,入師子頻申三昧,答諸菩薩心念,共一品二十一卷稱為入法界品。入法界品的內容可分本會和末會,本會毗盧遮那如來會主,以光默契諸菩薩心念疑難,末會以文殊、普賢等諸大菩薩即百城善知識為善財童子說漸證入法界,因此之故此會以如來善友為會主。清涼大師判此會為依人證入成德分,證入因果周。《華嚴經》宣揚佛果境界,目的為了誘導一切眾生悟入自性之毗盧,這樣一來把成佛與凡夫,染淨世界、生死與涅槃融貫起來,這些無不是清淨心性法界流出,還歸於清淨性海,縱然說染淨,凡聖都是我們心識分別妄執的表現,作為任何事物並沒有優劣之別,法爾如是,只可說是在特約環境下而認定其好壞的相對法,其實是對事物的一種割裂性,以個人意志判定是非,並沒有找到事物在千差萬別中還有它的統一性、和諧性,在統一、和諧的情況下是允許其存在矛盾性,在此更加說明澄觀大師提出四法界(事法界、理法界、理事無礙法界、事事無礙法界)是空前絕後的哲理!所以《華嚴經》為了排除眾生對佛產生疑惑,不解相信自性清淨佛,特地以善財童子從一個凡夫的角度去實踐,南遊一百一十城,拜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,最後入彌勒樓閣,證入一真法界,成就佛功德。
  《華嚴經》講眾生證入一真法界並不是件難事,森羅萬象之法,無不是讓你悟入法界之媒體,也就是說行者普賢行,無論何種行,借語言文字等相融貫在自性心中,就能契入毗盧性海,若不如此人參也是毒藥,若能回歸自性海,一切一切莫不是佛法。可謂五十三參,參參歷練心性,達到內省寂照、照寂。
  此品強調了求善知識的重要性,在尋求善知識的過程中怎樣抉擇善知識,也就是說善知識應該具備哪些條件,然而親近善知識的人又以何種心態去接受善知識的訓導?正如經上所言:
  善男子,親近供養諸善知識,是具足一切智,最初因緣,是故於此,勿生疲厭。善財白言,唯願聖者,廣為我說,菩薩應雲何學菩薩知?應雲何修菩薩行?應雲何趣菩薩行?應雲何行菩薩行?應雲何淨菩薩行?應雲何入菩薩行?應雲何成就菩薩行?應雲何隨順菩薩行?應雲何憶念菩薩行?應雲可增廣菩薩行?應雲何令普賢行速得圓滿?
  善男子,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求菩薩行。善男子,若有從生,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是事為難,能發心已,求菩薩行,倍為更難。善男子,若欲成就一切智智,應決定求善知識。善男子,求善知識勿生疲懈,見善知識勿生厭足,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皆應隨順,於善知識善巧方便勿見過失。
  從上二段引文中可以看出怎樣才算是學習菩薩行為?以及隨順、增廣、甚至速令圓滿普賢行,希望文殊菩薩為我善財解答,這是求法者實踐普賢行的一種要求,也可講是尋求善知識的一種原則性問題,第二段文中,讚歎發菩提心難,行菩薩行更難。如果真正想成就一切智,對善知識的態度應該不生疲懈、厭足心,對善知識所有導誨應該隨順,並且不見善知識過失,才能如實地證得善知識所修證的一切法門,才能一生成辦普賢行願,於一毛孔中遍入一切法界,一念之際悉知三世諸法,法法寂滅,無邊性海當念即獲。

編輯:昌 法 來源:閩南佛學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